close

靈光(Aura

「靈光」意指傳統藝術作品的「獨一無二性」、「此時此地性」、「雖遠猶近」的特殊氛圍,科技作品雖失去了「靈光」,但其複製的特性成就了展覽價值,直接改變了藝術本身的觀念。

 

班雅明(Benjamin)以為,早期肖像攝影,攝影師與被拍照者有契合的默契與信賴感,耐得住長時間的曝光,加上光影絕對連續性的安排,使影像自昏暗漸層至光明,這都是「靈光」現象的要素。可是隨曝光時間縮短,曝光度清晰度的提昇,被攝物強烈明確衝撞觀看者的雙眼,「靈光」遂漸被攝影師摒除了。班雅明的「靈光」(aura)概念,其固然指涉攝影「光暈」之美、手工之美,但班雅明並不為其靈光消逝而感惋惜,相反認為將有另一番面貌

 

在《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一書的內文及註釋各別寫道:

為了更清楚地解釋「靈光」,必須想像自然事物的「靈光」。我們可以把它定義為遙遠之物的獨一顯現,雖遠,仍如近在眼前。靜歇在夏日正午,延個地平線那方山的弧線,或順著投影在觀者身上的一節樹枝,-這就是在呼吸那遠山、那樹枝的「靈光」(pp65-66) 


將「靈光」定義為「遙遠的獨一呈現,雖近在眼前」,只是將藝術作品的儀式價值以時空範疇的用語來表達。遠與近相反,本質上「遙遠」的事物便不可「接近」。事實上,圖像用以服務祭儀的主要素質是其不可親近性。圖像因其本質的緣故,必定總是「遙遠的,雖近在眼前」。我們可以接近其物質現實,可是無法迄起它一出現即保有的遙遠(高高在上)特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月桂樹女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