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鏡之戒:一個藝術家376天的曼陀羅日記》by 侯俊明
「藝術治療是一種透過藝術創作而做的心理治療,本研習將對藝術治療的相關理論與實務操作有最基本的認識,並且藉由即興的創作學習,傾聽來自內心深處的訊息,以增進面對心理問題的能力。」 by 北美館義工隊
很感謝北美館義工隊在上週日&本週一特別費心替義工們安排這一堂課程,讓喜愛藝術的我們對藝術能夠治療人類心靈層面有了些許的認識,使我們可以稍微了解「何謂藝術治療」,而我們又該如何透過藝術撫慰自己的內心,或者可以改變自己世俗的觀念,以免傷害了一些特別的朋友。
授課老師談到如何面對自己是藝術治療的第一步,藝術家的天性是較容易去誠實面對自己內心的需要及聲音,而我們的教育則是教我們只有對與錯,這是完全錯誤的教學方式與態度。這讓我想起,之前看到《侯俊明》從事藝術創作治療自已的作品及心路歷程,我就對其治癒成效感到好奇及嚮往,好奇的是如何做?怎麼做?嚮往的是治癒後的身心靈會達到什麼樣的境界?《侯俊明》是從每天畫一張曼陀羅開始做自我內心的省思及救贖,在這小小的一個圈圈裏,它所帶給人的魔力是因人而異、如此有靈性、不思議。曾經,在書局看到有賣一小本【曼陀羅】畫冊,可以讓你買回家自己每天畫一個、塗色,但是我還是看了很多次卻沒有實際行動。
首先,先向大家介紹此次授課老師資料:
講師:《呂素貞》老師 個人簡介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爾斯蘭Ursuline學院 藝術學士 藝術治療碩士
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
現任:專業藝術治療師
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理事
台東大學醫療教育學程講師
經歷: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副執行長
台東聖母醫院 身心靈中心主任
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 藝術治療師
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 藝術治療師
家暴婦女 受虐 殘障 非行青少年 老人 臨終病人藝術治療師
全省家扶中心資深社
藝術治療培訓講師 全省義務張老師 藝術治療工作坊帶領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藝術治療種籽師資培訓講師
安寧基金會護理人員 藝術治療種籽師資培訓講師
(以上資歷均定期與不定期進行至今….)
授課:國立清華 教育 陽明 藝術 ..等大學 及台灣藝術教育館 台北美術館 藝術治療講師
論文:藝術治療在美國與台灣安寧病房的運用
著作:超越語言的力量 ~張老師出版
藝術可以陶冶性情,從事藝術創作又可以為你心裏的情緒找到宣洩的出口。
呂老師一開始與我們分享她與受刑人從事藝術治療創作的互動過程,她說「這些受刑人覺得我很了解他們,其實那是被接受,因為治療師可以用他們的眼光去看到與他們看到相同的東西,於是他們覺得被了解,其實,那是被接受,而不是被了解。藝術只是一道門,打開與他們心靈溝通的一道門;而創作的過程才是治療的本體。」我認為一般大眾會給很多事情、行為下定義或架一個框,你不這麼做你們就是異類、就是怪咖,於是,人們開始習慣懷疑自己…世人應該勇於接納這世上許許多多不同的事物,去接受、欣賞,而非去批判。
老師在課堂上放了幾部影片的片段,引用影片中的句子來引導及加深我們對治療創傷,何謂正確&錯誤的觀念,如【真情難捨】男主角《方基墨》再度失明後的一段演講「我比看得見的時候看得更清楚,因為是用心觀看,而不是以眼見為憑的去判斷一切」;【喜福會】影片一開始是母親對未來、對女兒的一段自白,對照著後面女兒無法達到母親的期許,所得到語言尖銳犀利的傷害;【將軍的女兒】父親對被凌虐的女兒說「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使得女兒用更激烈的方式去告訴父親「這是切切實實發生且存在」。
實際案例分享一位醫生的故事,這位醫生平常接觸病人,工作時間也很長,當他來到呂老師的地方,呂老師要請他開始作畫,他說從來就不會畫畫,自述是聯考制度下的受害者,因為升學班的學生在學校的時候是都不需要上美術課的。但是呂老師還是請他開始做貼布畫,他便開始拿尺測量好每一個尺寸、每一個距離之後剪下再貼上,完成了第一幅畫;第二次,呂老師給他棉紙,請他用撕的做畫,撕棉紙就完全沒辦法規規矩矩,醫生這時有點抓狂說「這樣怎麼做,都好亂」,但是醫生還是完成了。第三次,呂老師請醫生開始拿蠟筆回去畫一幅畫,下次再拿來;醫生畫一幅水仙花,有花盆、有裝飾、也有山,但是醫生說他覺得不滿意,後面的山是多此一舉的,呂老師跟醫生說「那就重來吧!」醫生嚇了一跳說「重來!」,之後醫生非常滿意重畫的水仙花,於是醫生就越來越投入、越畫越開心、也開始加入一些自己的天馬行空的創作,也逐漸慢下腳步觀察四周圍的環境、天空、花草、昆蟲…等等,都是如此美麗,這是以前都未曾發現過的美麗;治療課程最後,呂老師請醫生畫最後一張畫,醫生畫像網狀的鐵條,鐵條的支尾末節都開了花,醫生說像我這樣的人都能改變這麼大,就像鐵條開花一樣的奇蹟。呂老師說「天空有改變嗎?花草有改變嗎??其實這些外在事物都沒有改變,改變的是心、心被改變了,而這就是藝術的力量。」最後,醫生下了一句話『藝術是遊走光影之間的精靈』。醫生從小讀書,甚至到他的工作都是被要求不允許重來的、不許犯錯,必須要武裝、嚴肅;呂老師說「藝術是一條通往內心的道路,才能保持心的柔軟;藝術讓我們相遇在對錯之外的天地、藝術沒有對與錯;創作幫助我們重新找回真性情。」此時心想,原來繪畫創作有這麼大的魔力,也難怪很多人投入繪本創作。
再來,呂老師講到語言的殺傷力與藝術錯誤運用:
「語言的表達往往具有直接的殺傷力,透過藝術的表現可取得平衡、用隱喻的方式去表達內心的感受,所以藝術治療是用心感受,而非用語言。錯誤的藝術治療是將當事人及該作品一一拿出來評論,這是隱私不可拿出來公開評論;除非當事人同意,否則這是對當事人的二度傷害,也會造成當事人對藝術治療的不信任,再度封閉自我。藝術治療不等於分析圖畫,藝術創作本身就是治療,若將作品拿出來分析、探討,會剝奪當事者進行藝術創作,我們就無法進入當事人的心靈進行治療。藝術更不是用一幅畫就來揭露他人、賣弄自我,而去分析圖畫就會讓人退縮,正確的應該是從當事人創作的行為去觀看。診斷不等於治療,發現問題也不等於解決問題,活著就會有問題,如何與問題共存、讓對方信任,看出他們的問題,再由藝術創作去將這信任再還回給當事者,讓自己相信自己、培養自信。有很多事其實是自己不允許自己,因為我們從小被拘束,不准做這、不准做那個,無法隨心隨欲;從事藝術創作,建立信心去告訴自己有能力可以做很多事。」
大多數人對經歷過創傷的人一開始會加以安慰,但經歷一段時間後,我們會以為對方情況好像都已經恢復正常,就會擺出一付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這樣對曾經嚴重創傷的人是非常嚴重的傷害;對創傷的人來說,否定他經歷過的事情,也就是再傷害他一次,就會封閉自己,不再相信自已,信心及自我瓦解。呂老師播電影【將軍的女兒】其中一幕讓我們加深印象,若是處理不當會對他們造成多大的傷害。「創傷並不是一道門,不是跨過去就好,也不是說過去就算了。這是大多數沒受過創傷的人無法了解的,有些創傷是一輩子都無法復原,若不了解就很難去幫助這些心靈創傷的人。」聽到這裡其實我也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自己也曾創傷中走出來,我以為大家都可以像我一樣過去了就算了,對當時他們過了許久仍在哀聲嘆氣的情況很不以為然,其實我這樣的態度對他們並沒有任何的幫助,反而使他們將這些求救的訊息往肚裏吞,再也不釋放了,唉~ 我錯了…..
呂老師又提到,有人說「如果藝術真能治療,那為何梵谷最後會自殺?」呂老師說應該反過來說「如果梵谷沒有從事創作,他可能早10年就自殺了,是創作讓他活下去,最後10年的畫作是他人生繪畫最輝煌的記錄,若是沒有寄託在繪畫上早就活不下去了。」看藝術應該是與創作者(藝術家)做連結,看他的畫、走進藝術家的世界、用他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但是要能夠走出來,而不是針對藝術品,價格不等於價值,創作的過程就是藝術。
最後講到此時,可能有人會想我們自己應該也可以去幫助受到創傷的人從事藝術治療,呂老師是位專家,所以她又講了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如果沒聽完的話,你很有可能不小心走火入魔….
「若對方願意說,但是當你無法承受得起,你想棄之不顧的想逃走,這會讓對方很受傷甚至再封閉自己,若你已無法承受對方給你的訊息,你就需要向外求援,幫助他人也幫助自己,千萬別一走了之。自己要有能力才能去幫助他人,不要把別人的包袱揹著走。」如果治療者(傾聽者)沒有能力處理被治療者所疏發的情緒及問題,或是跑掉了,這樣一來被治療者會再度受傷害的!如果治療者用的方法不對,比如去拿被治療者的作品高談闊論,分析對或錯,這也是會讓治療的程度完全減分。
結尾~
藝術治療的看畫的態度是看他、接受他、了解其中的含意、故事;或用藝術塑造出安全情境,用隱喻的方式去讓當事人願意說、我們聽,但切記不要去評論。最好的方式是「你要不要告訴我,你畫得是什麼呢?是不是有什麼故事在其中?」也可以與當事者一起進行創作,建立起彼此的信心及打開對話的大門,所以當藝術治療師本身一定要自己從事藝術創作,才能去幫助他人;另一方面是幫助自己,因為本身會接收很多別人的負面情緒,除了有能力去開導別人,自己的情緒及壓力也要懂得釋放出去。
本來一開始上課報到時有領取蠟筆跟紙,但是後來時間不允許就沒叫我們畫了,覺得好可惜唷!因為我好想知道,在那情境下自己會畫出什麼東西呢!?呵~
若各位朋友對藝術治療有想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可參考此連結。
在噗浪上分享了此心得後,有位噗友《哈達魯》正巧早已安排本月份去呂旭立基金會上藝術治療課程,很期待噗友去上課後的情形與心得分享。
若您也是曾經參與藝術治療,歡迎並期盼您能在此留言與我互動~ 謝謝!
Ps. 延伸閱讀 侯俊明~ 亞洲人的父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