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展覽活動名稱:

遇見台灣詩人一百 Poem 100 — 

 

展覽活動期間:

2009/5/1 ~6/7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Studio
2009/5/9 ~6/15
地下實驗.創意秀場 ( 台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 B30/32/34)

 

展覽活動地點: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Studio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
電話:02-2552-3720

交通:搭捷運在中山站下車,中山地下街R4號出口前行約5分鐘

 

展覽活動網站: 

http://www.mocataipei.org.tw/mocastudio/exhibition/show07/info07.htm

  

展覽活動簡介:                  
2000 年冬天,黃明川應詩人張德本的邀請,前往汐止山上參加「北台灣文學營」。心思細膩、觀察入微的黃明川,注意到這個營隊的講師多半是詩人,也強烈感受到這群詩人對文學前景的不安與無奈。
  

環顧年輕一代的學子,對於文學的閱讀興趣和欣賞能力,遠遠比不上電視、電腦、網路等新興科技媒介的影響,這群詩人講師普遍感受到文學教育推展的困難,想到文學界原本就比較偏重小說而輕忽詩學,詩的創作人口及發表空間勢將愈來愈少,這也成了在場者憂心以共的話題。

基於這個觀察,黃明川突發靈感:如果能把詩「影音化」,或許可以拓展台灣詩的能見度和影響力!於是,「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畫」從創意發想變成了一種實踐的行動 


跨界交流,讓文學與藝術看見彼此

「遇見台灣詩人一百」是一條蔓延 兩公里 的展覽,跨越文學、藝術與科技的界線,是一場穿越時空的邂逅,從陌生的彼此到深入閱讀;藉由詩集與影音 DVD ,藝術家主動詮釋了他們心中的詩與詩人,依著展覽的發生,詩人看到了不同角度對他們創作的閱讀,文學與藝術的鴻溝或許沒有填平,但因為這樣的開始而看到了彼岸。

展覽內容以「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畫」為主體,輔以相關文獻,旨在將文學、肢體表演、音樂、動態影像、動畫和互動科技裝置等創作做跨領域的結合。

為了讓展覽的整體概念與影響力得以完整發散,也讓更多民眾透過不同場域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詩的脈絡與時代意義,本次展覽特意將地點從台北當代藝術館館內展場,延伸至館外廣場與互動電視牆,並擴展至台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與地下街的實驗展場。藉此不同空間場域的串聯,逐步鋪陳台灣詩藝創作的歷史長流和薈萃人物,讓台灣一百詩人的跨世代精神得以從容而完整的呈現。 

另外,藉此機會將台灣現代詩的豐富內涵自然地置入都市的生活空間中,開創一個媒合文學創作歷史成果與當代視覺藝術的創意大磁場。除了有助於體現台灣現代詩的精采內容和多重風貌,提供民眾閱讀文學的全新樂趣,也有助於開發詩藝的推廣普及和美感教育的新模式。 


欲罷不能的詩
VS. 精彩炫目的視覺展覽

「展覽」以「詩詞」的概念出發,將台灣一百位詩人具代表性的詩詞,以動態影像展現其內容和情境。

由一百句詩的籬笆構築而成的「遇見台灣詩人一百」主視覺,就在這樣迷幻又曖昧的對話中產生。橘子紅了的底色襯托著天空藍的字體,訴說著詩在台灣不是晚霞餘暉,而是正要再次東昇的旭日,象徵大地的灰白字,密密麻麻烙印著這次展覽所要遇見的台灣詩人一百( Poem 100 )。開幕表演更透過舞者肢體詮釋出詩中意境,藉由即時互動感應裝置,立即偵測舞者移動的身影,隨即飄流出流動性的詩句文字或影像,將詩的內涵、科技藝術與舞蹈肢體作跨領域緊密的結合。互動裝置則以動態影像將詩的全文內涵與意境元素(如文字、山水、蓮花、雨滴及倒影等)融入展覽空間,觀眾可在互動介面螢幕選取一首詩,再與影像及文字進行即時互動之對話。  

在「麥ㄅㄥˋ啊!」傳統的吆喝聲,伴隨著陣陣米香,從一粒粒金黃色的米粒到裹著麥芽糖的爆米香,就如同詩篇,也是從一字一字由詩人加上蜜糖所寫下的,傳統的爆米香機傳達詩所精鍊的在地情感。而搭配在廣場電視牆所播放的記錄詩人的影音片段,歡愉、樂天的氛圍,這就是一場「詩」的饗宴。

 

「三重奏 2 (Terzetto No.2) --

散落在整面牆的文字,因為一個靈感的光點,聚集而成一首詩,法國藝術家團隊的作品「三重奏 2 號」,將一個個單獨的文字散佈在一道牆上,裡面隱藏著代表「靈感」的光點,其中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涵首先詩人的創作就如同在字海中尋尋覓覓,當靈感的光點出現,詩自然如行雲流水般的湧現;其二,這是一件互動作品,當觀者進入展間,看到佈滿整個空間的文字,困惑與追逐光點的同時,文字變成了一首首的詩,就好像我們在浩瀚的文學中,詩不斷地發出光芒引導著我們去追尋,去吟唱。法國藝術家團隊是由台灣女兒與法國女婿所組成的,正如他們跨國的姻緣,科技藝術與詩人的相遇,好似早就注定好的刻意安排,是一種自然的激情。

 

「詩成了一種觀念 一間自身的廚房」 --

廚房是烹調美味的地方,是媽媽的祕密基地,是每個人小時候最幸福的回憶;詩是被烹調出來的文字佳餚,是詩人內心隱藏的話語,是生活經驗的累積;影像是記憶的材料,是傳達美好的工具,是端上桌的好味道。藝術家簡吟如以廚房為意象將一百位詩人的詩與影音紀錄完整呈現 廚房的桌子上散落著一片片寫滿詩的紙片,而詩不就是在這樣日常的生活中滿溢出來的?廚房外,一具吟唱著詩歌的電話,述說著台灣詩人的美麗與哀愁,居家客廳的陳設,牆上掛滿了歷史軌跡的照片,以居家的休閒企圖將過去的文獻與忙碌的捷運過客串接,這是一段台灣詩人的故事,或許之前不曾與群眾發生關係,卻可以透過展覽,將兩者的生活變成一同述說的美好回憶。

 

「詩路長河」 --

由張啟明、葉俊慶、李怡賡、信安倫所組成的團隊,以噴泉為發想,透過花園般充滿詩意的寧靜氛圍,呈現詩人眼中的世界和價值觀。

噴泉中,一百位詩人的名字不斷地轉著圈圈,象徵著從千百年前詩經的美麗傳統,像是一個循環永不間斷,時至今日詩人們仍以豐富的創造力,書寫著、吟唱著。觸摸霧氣中浮現的詩人名字,就可以欣賞該位詩人的作品和訪問的影像,讓繁忙都會中的人們可以暫歇腳步,接受台灣現代詩的洗禮。

 

「詩藝。聲動」 --

由影像藝術 家林珮淳 老師,帶領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一群同學們共同完成的作品,結合了文學、詩詞、舞蹈表演、國樂、動態影像、動畫及互動電腦程式、裝置藝術之跨領域創作。透過舞者肢體表演與互動裝置,展現詩所孕育出的豐厚多元的文化內涵,不僅開啟了更具時代性之創作形式,也帶給觀眾更深入的人文省思。

 

詩是一種精美的設計,廣告是一種毒藥的誘惑,二公里長的展場,經過了許許多多的廣告燈箱、牆面與招牌,結合視覺設計將詩人的心計沿途散播,成為一條具有致命吸引力的文化大道。

每根柱子上,詩人帶著詩篇與過客偶遇;每一片長牆,訴說著展覽過程的點滴;一個個燈箱,是長達十年紀錄一百位詩人的七個階段;地面上,順著「距離」的詩句,一步步走進跨界結合的桃花源。

 

2009 年春天,在街頭、在博物館、在台灣南與北,一群視覺藝術家遇見了詩人一百,以他們的作品向詩人們致敬;一群對文化藝術充滿熱情的人,以展覽向台灣文化的生命力學習。我們都在這裡相遇、相知與相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月桂樹女神 的頭像
    月桂樹女神

    情‧藝‧色

    月桂樹女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